随着艺术市场的逐渐国际化,金融化,艺术品投资成为主流。一些艺术家的作品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甚至炒作,价格暴涨!最后成为一种投资泡沫。另外艺术品固有属性开始发生变化,加上西方当代艺术的冲击,开始让很多人看不懂当代艺术。
1、《最后的晚餐》曾梵志 1.42亿元
曾梵志《最后的晚餐》于2013年以1.8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42亿元)的价格成交,刷新了他的个人纪录。此幅作品创作于2001年,形式上借鉴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耶稣及十二个门徒,被换上戴上面具、吃着西瓜及系红领巾的少先队成员。《最后的晚餐》是对经济日益发达的中国的一种隐喻,红领巾是代表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是“集体主义”的象征,而原作中的犹大,则由一个戴着金黄色的西式领带的人物饰演。
2、曾梵志《协和医院系列之三》 1.13亿港元
《协和医院系列之三》创作于1992年,为曾梵志刚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时的大型早期风格代表巨作。画中描绘了医院中病人能独立活动、较乐观的一面,包括了以下画面:病人井然有序地排着队准备用餐,病人正接受输血其中有些还悠闲地抽着烟,以及病人依序向医护领药而去,逐渐走向康复的未来。画中的人物,无论是各类医护人员还是病人,他们的头、手都被突出、夸大。这件作品绘画风格直接引发出曾梵志下一个阶段的“面具”系列。
3、《丹枫白雪》 崔如琢 1.45亿元
▲崔如琢 《丹枫白雪》
2014年4月7日晚,保利香港2014春拍“太璞如琢——崔如琢专场”举槌。其中,崔如琢作与2006年的手卷《丹枫白雪》以8000万港元起拍,经过多轮竞价后以1.6亿港元落槌,创艺术家个人世界拍卖纪录。
4、《飞雪伴春》崔如琢 2.57亿元
▲崔如琢《飞雪伴春》 2013年作
该作品由巨幅六条屏组成,整幅达两百三十平尺。画面中呈现一片银装素裹,山脉延绵,以连贯的气息,呈现出一种‘大道’的美学,特别是画面中自生自融的状态,真正体现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大气与自然,让山川古朴磊落,感通古今。将东方哲学的辩思境界,以视觉化的水墨语言,娓娓道来。
5、崔如琢《万里平铺雪满天》 1.38亿元
该画创作于2016年。在此幅长卷中,崔如琢以指墨为引,展现了一卷静默有力的初冬自然山水景象。从远处着墨厚重的大片山域出发,嶙峋的树木错落生长在山坡之上。近处的房屋半隐于山坡之间,大片水域以浅灰色的墨层缓缓展现在观者眼前。三人泛舟河上,与山间点缀的红叶及白雪保持平衡,传达出和谐的意境。
6、《盛世荷风》 1.28亿元
《盛世荷风》一组八幅,是崔如琢的传统水墨巨制,估价就高达4000万至6000万元,在香港佳士得秋拍现场引起多名藏家的争夺,最终以1.28亿元成交。崔如琢的荷花题材作品也一向是重量级藏家追逐的对象。其笔下荷花落落大方,娇艳而不媚,沉着而不浮,生动而不匠,既充分体现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又蕴含着灵动鲜活的时代气息。
最新添加
特别推荐
分店地址
---北京天雅古玩城分店---
手 机:18910555588电 话:010-51369109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华威南路6号天
雅古玩城七楼739室 博古斋
---北京博古斋美术馆---
手 机:13321115677电 话:010-57400336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新华街177-2号
订购热线:13391663333 联系人:刘权 在线QQ:173536549
本网站所有藏品版权归博古斋文化所有 黑ICP备1100225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