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九届国展的几点想法
王立民
围绕中国书法大展,试乎有说不完的话题。有把参加大展作为一种伟大的目标去追求的;有把参展的数作为成就去炫耀的;也有对书法大展不屑一顾的……不管怎样,中国书法的届展,在中国书坛呼风唤雨,威力极大。但热衷于书法届展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东方不亮西方亮。
能引起这么多人关注的一件事情,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重大。凡是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书法事业发展变化的人,谁也不能否认中国书法届展为中国书法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从1980年5月在沈阳市举办的“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以来,沉寂了30多年的中国书坛开始复苏,这一划时代的展览说明作为华夏文明标志的中国文字,又一次承载着历史的使命,开始了新时期文化复兴的征程。从1980年到2007年,又是一个近30年,人们将迎来它的第九届大展。
历届书展为中国书坛推出了一批又一批不断成长的书法人才,但这种人才在展览的形式下又产生了一个有目共睹的不如人意之处,那就是入展作品风格上的雷同。当我又打开《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时,沈雁冰、吴玉如、王蘧常、沈延毅、游寿、林散之、萧嫺、费新我、赖少其、沙孟海、刘江、潘主兰、方济众等老一代书法家各自特立独行的书法风貌如同一簇簇璀璨的星光展现在我的眼前。而打开以后历届书展的作品集时,虽不乏风格各异的作品,但大多数作品的总体风格却超乎寻常的出现了雷同的趋势,同一书体的众多作品,如果我们把作者的名字盖上很难分辩出它的作者是何人。不能说这些作品不好,但再好的作品如果没有了个人的风格品位,那它的学术含量和审美价值应该是大打折扣了。虽然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原因所至,但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作者功力的不足和迎合评委口味的一种结果。所以我们应在书坛倡导一种百花齐放、风格各异又品位高尚的创作导向,倡导各种书法流派的相互借鉴和融合,倡导年青的书法家们独立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品格。我们这个时代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又一个转折期,时代呼唤着更多的、优秀的、带有独立个性的书家脱颖而出,书家应不辜负这个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书展的又一个趋势是追求展厅的视觉效果,作品写得越来越长,六尺、八尺的作品已屡见不鲜。不能完全断言这种追求是坏事,雄伟的展厅给书法作者们提出了推出作品的要求,但展览的组织者和作者不能把适应展厅作为唯一的目的。虽然也有一些单项的展览如扇面展等也展出着精而小的作品,但届展作品的总体追求是作品的大,作品的抢眼。这些作品展览完之后又有什么用呢,只有放在收藏库里默默的休息。我们能不能从实用功能的角度来修正这种观念呢?我想是非常必要的。试想如果能够让这些作品走进千家万户,那谁的家中能挂上一幅八尺的作品呢?大多数家居是不会挂的。明末清初的作品之大,是因为当时的居所举架本是高的。再有一个问题,是不是凡是大的作品都好?我去过法国的卢浮宫、俄罗斯的冬宫等世界著名的美术馆,确有一些巨大的精典的作品在那里展出。可我们历届书展的作品都能永远陈列在美术馆里吗?恐怕没有几幅。我也亲眼见过在法国卢浮 宫里展出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原作如四尺三开般大小,但观者如云。艺术作品的价值决不因其大小而论。那么如果能够让更多的书法作品在展览后,能有更多的用场,请创作些小而实用的作品吧。对作者和展览的组织者和评选者,我提上这么一点建议。
我觉得中国书法届展的评选方式应该进行改革,进行彻底的改革。由一种组织评委进行评选,变成一种书法界内部尽可能多的人参与的一种评选。在当下,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种天方夜谭,但我相信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有评委,就有权威,这种权威是否是伪权威,在众多权威开始受到人们质疑的情况下,书法界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有权威,就会有权力,权力得不到更好的监督,就会产生弊端,产生附加给权力的利益,这将带来腐败,给书法事业的发展带来障碍。中国的“村官”已经开始“海选”了,那么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书法界难道不能在书法界内部进行海选吗?我想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它的更远大的目的,是为历史的选择作为一个基础,因为历史上所留下的大家都是经过千百年来书坛广泛的“海选”所留下的精粹。
九届全国书展在即,届展的伟大功绩世人瞩目,那么,它的不足,或者说还应不断完善之处仍是存在,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轨迹:一项伟大的事业总是在不断修正中变得更伟大。
|